发布时间:2025-09-27 11:32:27
诚品画廊10月推出艺术家季大纯的个展「五夜山河水」。季大纯是具指标性的中国当代艺术家,首次于诚品画廊举办个展,共计展出31幅画作,包含早期广为人知的留白创作,及自北京移居柏林后的作品,呈现近20年来创作思路的演变,而无论是具象描绘或抽象化表现,均展现出他对东、西方绘画史的钻研与琢磨,也在经典深究的过程汲取创作灵感——对应经典,也与经典对话。
季大纯,圣维克多山,2024,丙烯/画布,130 x 110 cm
季大纯,长河双心,2024,丙烯/画布,105 x 95 cm
季大纯1968年出生江苏南通市,1993年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绘画是他自始至今摸索和实践的唯一课题,代表系列是画面中有大面积的留白,主体以极小化的比例放置在中央,使人联想到中国山水画里的人物,对比浩瀚山川显得格外渺小,季大纯将其转化成西方绘画的逻辑表现,且以具童稚般的造型展现出对「后现代」矛盾现象的机智与幽默,又因糅合中国文人画的清雅气息形成印记般的个人风格,这次展出2009年的《大肿马》即为一例。
季大纯,大肿马,2009,丙烯/画布,180 x 180 cm
从早年学画起,季大纯即对绘画本身抱持浓厚的好奇,自认是「来者不拒,重口味」的探究者,举凡:绘画应有的画面是什么、怎么样的颜色组成最动人等,都是在心底反复思量的课题。移居柏林后,更有机会亲炙原作,自承「画画和去看别人的画作,是最喜爱的两件事」,常像拜访老友似的多次观看同一幅画、研究局部,感受塞尚、范艾克等大师的绘画过程,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本能与判断力。
季大纯,圣安东尼的诱惑,2024,丙烯/画布,22 x 30 cm
于是,季大纯将黄公望代表作的「富春山」和塞尚的「圣维克多山」比拟为东、西方绘画史上的「圣山」,并且以此为灵感,如:有鉴于先前的艺术家多半描绘白天的风景,他在《午夜富春山》、《五夜圣维克多山》画作中改以夜晚的山为主题,开启另一种诠释体验;除了单一山体,作品《富春圣维克多山》、《富春山的一边就是圣维克多山》将两座圣山结合,阐述自己身为东方艺术家,对于东、西方绘画的深刻体悟:他向西方绘画经典取径,同时兼容中国书画的精神脉络。展名《五夜山河水》便体现了这种姿态:「五夜」既是午夜,也是时间的跨度;「山河水」则比「山和水」更凝重,指向一种整体性的感受。季大纯希望藉由这样的命名,使作品既能与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保持联系,又在差异之中开出新的道路,最终形成具季氏风格的当代绘画「风景」。
季大纯,午夜富春山,2019,丙烯/画布,130 x 100 cm
季大纯,五夜圣维克多山,2024,丙烯/画布,32 x 25 cm
不同于多数艺术家以油画颜料为主要创作媒材,季大纯很早便意识到材料各有其独特性,他舍弃油画颜料,经过诸多尝试后,改探究丙烯颜料。丙烯颜料的可塑性高,在透明与半透明间形成的殊异质感,以及隐含的暧昧与不确定性所展现的迷人魅力,也符合东方人对雅兴、禅与空灵之醇厚意境的内在追寻,这些材料特性在「圣维克多山」与「富春山」系列获得淋漓尽致的表现。
季大纯,五夜圣维克多山之北,2024,丙烯/画布,60 x 50 cm
除了抽象画,《万宝路的世界》、《苍蝇蚊子》和《圣安东尼的诱惑》等具象绘画是从欧洲16世纪艺术名家作品汲取局部形象加以重新诠释,除此,取柠檬外形绘成的《柠檬心》、《柠檬语》等作品,也充分展露绘画思考的多方体现。
季大纯,万宝路的世界,2024,丙烯/画布,25 x 18 cm
季大纯睽违24年再度于台湾举办个展,他对此行与台湾艺坛的交流深感期待。专职绘画逾30年,季大纯依旧认为绘画是一种无可取代的独特语言,他在画面中提供了留白或意在言外的空间予观者发挥想象,有了观者想法的加入,才是他心目中绘画的理想状态。
季大纯,女鹤,2024,丙烯/画布,20 x 28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