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17 16:41:44 点击:89095
2025年4月17日,“永恒的风景——19世纪以来西方油画真迹展”亮相遇见博物馆·北京798馆。本次展览是遇见博物馆推出的馆藏系列展之一,甄选了遇见博物馆馆藏之133幅十九世纪以来欧洲绘画的真迹精品,系统地呈现了彼时欧洲社会自然观的变化。
本次展览在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下,由中国对外演出有限公司和北京中创文旅文化产业集团主办,汇集了雷诺阿、卢梭、欧仁·布丹等印象派和巴比松画派大师的百余幅欧美古典油画真迹,跨越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重点题材。展览此前已于南京、无锡、泰州、杭州等地展出,广受好评,此次是该展首次落地北京。
永恒风景,探索大师笔下的人与自然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也使得欧洲大陆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乡村到城市,从内陆到海洋,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本次展览共分为五个单元——“假日花园”“层林光影”“雾海启航”“田园野趣”“自新大陆”,共计展出133幅油画精品,围绕绘画中的人与自然展开。展览中,既有印象派大师雷诺阿以自己儿子为模特创作的饱含父爱的肖像,也有巴比松画派的发起人特罗容创作的田园牧歌,还有连接起巴比松与印象派的绘画大师、莫奈的老师欧仁·布丹笔下的旖旎海岸,为观众呈现出了一个万花筒般的多彩世界,带领观众更好地理解欧洲绘画的源流与变革。
印象派的光影魔术,巴比松派的自然风情,雷诺阿的温柔笔触,卢梭的浪漫情怀......围绕着“永恒的风景”主题,展览引导观众去观察和发现工业革命后欧洲大陆画家对乡村与城市、田野与海洋之间关系的认知和表达变化,并以此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能让观众在油画的构图形式、细节表达等视觉传达技巧方面有所体悟和收获。
穿梭百年,一览不同画派的名家佳作
出自印象派大师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男孩半身像》是本次展览中的“明星展品”之一。这幅雷诺阿于1905年为自己儿子创作的肖像画充满了画家对孩子深沉浓郁的爱意,柔软的笔触,温和的色彩,将其擅长的人物画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1901年,雷诺阿的小儿子克劳德·雷诺阿出生,成为了雷诺阿最喜爱的肖像模特。雷诺阿留下了许多关于克劳德的画像,此次展出的《男孩半身像》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印象派的前奏,巴比松画派在19世纪中期为艺术带来了全新的主题和表现方式。本展展出了泰奥多尔·卢梭、康斯坦·特罗容等多位巴比松派代表大师的画作。观众可近距离欣赏来自巴比松画派代表画家泰奥多尔·卢梭的作品《有树的乡村景色》,笔触大胆、强烈而精确,展现了他通过细致观察捕捉森林中微妙光影变化的绘画功力。
欧仁·布丹是莫奈的老师、印象派之父,出生于水手之家,最大的爱好就是看海,画海。他的海景作品开启了印象派的前奏,其对天空与海水关系的探索,更是直接启发了后来莫奈等人的创作。此次展出了欧仁·布丹于1850年创作的作品《离开翁弗勒尔港的汽船》。正如法国大思想家波德莱尔评价:“看到布丹的作品,人们能够猜测出季节、时辰和风向。”
苏菲·珍妮特是法国著名的新古典主义画家与雕刻家,作为难得的19世纪法国女性画家代表,珍妮特通过她的坚持和才华在艺术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也为后来的女性艺术家开辟了道路。区别于一般画作中庄严肃静的城堡,此次展出的苏菲·珍妮特作品《遥远的城堡》与农田、村庄相互映衬,均衡的构图、平滑的笔触、理想化的画面,展现了启蒙时代对理性与秩序的追求。
丰富体验,沉浸走进西方油画世界
除了为观众带来中外优秀文化的真迹作品外,遇见博物馆致力于打造社交性、互动性强的文化综合体,精心的展陈设计和沉浸的氛围营造是其展览的一贯特色。
对应本次展览的5个中心单元,展馆被大致分割成为5个区域,每一块区域都采用不同的颜色来表达作品主题传递的情感。橙色的春日花园,绿色的自然丛林,蓝色的广袤大海,红色的新派田园,粉色的美洲大陆......伴随优美的管弦乐背景,营造出浓浓的艺术氛围,令观众穿梭于大师笔下19世纪后的西方艺术世界,真正实现“沉浸式观展”。
考虑观众的拍照打卡需求,场景布置和灯光照明也经过精心设计。观众可“置身”艾达·舒尔茨的画作中,化身在花园中等待的年轻女孩;也可踏入汹涌的海浪,感受汽船离港的澎湃;还可以走进层层叠叠的丛林,拥抱大自然的树木和花朵......
此外,馆内还设有亲子研学区与衍生品区,观众们在观展后可以走进画室,在对大师作品意犹未尽时创造属于自已的艺术瞬间,开启小朋友的艺术之旅。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永恒的风景——19世纪以来西方油画真迹展
展览日期:2025年4月17日-2025年6月9日
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陶瓷一街E02-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