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展览艺术家市场跨界

资讯

人民艺术 | 昆仑之丘 万兽归元——邱启敬山海经主题巡展即将在昆仑山启幕

发布时间:2025-07-13 16:59:51

2025年7月14日,万兽归元——邱启敬山海经大型公共艺术巡展将在新疆昆仑山正式启幕。
 


 

跨越山海,以云为衾,顺着的星宿运行的轨迹,循着蜿蜒巍峨的雪山,邱启敬携四十多只山海经里的上古神兽,回到《山海经》中神圣的精神之地——昆仑之丘,回归到一座精神丰碑的起源之地。
 

正值新疆策勒昆仑山白昼热烈、夜晚澄明的盛大旅游季,在万兽归元的昆仑之巅,在上古神兽环绕的精神场域。展览开幕之际,邱启敬将邀请先锋乐队杭盖乐队,共同打造一场融合多维精神力量的当代实验场。届时,在马头琴、陶布秀尔与架子鼓、电吉他的交融里,在蒙古族民族音乐与摇滚乐的融合中,将上古风貌拉回到现实和当下,为夏季的昆仑山带来一场全新的当代视听盛宴。
 

五大板块 共同构建大型公共艺术场域
 

展览围绕五大板块展开,《山海经》里的开明与陆吾,作为镇守昆仑山的两大神兽,置身于昆仑山景区入口处。
 

邱启敬《山海经神兽-开明》
 

邱启敬《山海经神兽-陆吾》
 

邱启敬《山海经神兽-陆吾》
 

开明兽最早记载于《山海经·海内西经》,它被描述为身形如虎却生有九个头颅,每个头颅皆为人类面孔的特殊形态,它具备洞察万物的能力,并在《竹书纪年》中被记载它曾担任西王母的坐骑。陆吾在文献记载中的形貌则是老虎的身子、九条尾巴、一副人的面孔,长着老虎一样的爪子;昆仑是天帝在下界的都邑,而陆吾就主管这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开明兽与陆吾共同承担着保护昆仑圣域的职责,陆吾负责天界秩序管理,而开明兽侧重空间守护,二者形成"一文一武"的神性搭档,共同构筑昆仑神权的统治体系。
 

邱启敬《山海经异人国系列-奇肱国》
 

邱启敬《山海经异人国系列-玄股国》
 

景区内,邱启敬为新疆和田策勒昆仑山景区在地创作的20多件异人国雕塑作品全新亮相,包括氐人国、丈夫国、跂踵国、小人国、女子国等山海经记载的形象,这批作品创作完成后将在景区内长久陈列。
 

邱启敬《山海经神兽-并封》 展示于景区并封四象广场
 

在景区的核心之地,山海经里据守阴阳的并封神兽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共同构成并封四象广场。在山海经的记载中,并封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其形状类似猪,黑色,前后都有头,它据守阴阳两界,扰乱正常的自然次序,具有轮回的能力。相对于并封,四象神兽则更广为人知,他们在中国人的认知中象征着祥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不仅代表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还与五行以及四季紧密相关,象征着四方之神,它们辟邪恶调阴阳,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对宇宙秩序的探索。在此次展览中,四象与并封共同据守昆仑山景区,为这片山脉地域带来更多祥瑞和美好寓意。
 

邱启敬《山海经神兽-吉量》
 

邱启敬《山海经神兽-蛫 》
 

邱启敬《山海经神兽-类》
 

沿着昆仑景区广袤自然风貌分布的20多件山海经神兽,营造出移步易景、处处皆不同的特殊地域文化场景,并通过神兽雕塑向人们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中东方哲学与智慧:卧于昆仑之巅的神兽吉量,休憩于雪山和烟云缭绕间更显洁白唯美,吉量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马,全身洁白,红鬣,一日可以奔跑千里,乘风可以飞上云霄,人要是骑着吉量还能增千年寿命,是寓意长寿神兽之一。神兽白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地位崇高的神兽,象征祥瑞,白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晓天下万物状貌,是能够逢凶化吉的吉祥之兽。《山海经》记载在山间多水流的地方,有一种野兽“类”,它有着非常漂亮的身体,形状像野猫却长着像人一样的长头发,雄雌同体,吃了它的肉就会使人去除妒忌之心。身形如鹤般的神兽“毕方”通身红色,《山海经》记载,毕方形象如鹤,只有一只脚,青色的羽毛之上有红色的斑纹,长着白色的嘴巴,鸣叫起来就好像是在呼喊自己的名字。在上古传说中,毕方是拯救人间的神鸟,为人间带来火种,人类感念其恩德而将其奉为祥瑞。
 

开幕之际,杭盖乐队也将带来兼具民族特色与先锋摇滚的大型开幕演出,与神兽四大部分共同构成此次邱启敬山海经艺术巡展的五大板块,构建起一场融合广袤自然风貌与昆仑上古文化色彩的大型公共艺术场域。
 

艺术赋能地方文旅发展 持续打造昆仑“山海经文化园”
 

昆仑山被誉为中华的“龙脉之祖”,东西横亘青藏高原,绵延数千里,苍茫浑厚,广袤磅礴。在东方创世神话体系中,昆仑山被尊奉为“第一神山”,在《山海经》的记载中,西王母的瑶池,盘古开天地的传说都与这片苍茫之地紧密相连,为华夏民族早期的文明想象和秩序伦理建构赋予了瑰丽的想象,从这片文明之源奔涌而出的黄河水横贯中原大地,滋养着生生不息的华夏民族。
 

《山海经》中关于昆仑山的记载尤为丰富,昆仑被认为是西方的神山,《西次三经》中提到:“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这表明,昆仑山被描绘为一个神秘而神圣的神山,具有极高的神话和精神意义。《海内西经》则记载:“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这座“高万仞”的百神居所给予了远古的先民们最为神圣的精神指引。
 

新疆和田策勒昆仑山景区
 

今天的新疆和田策勒昆仑山景区,南连昆仑雪山,东临布藏河,西至乌鲁克萨依河西岸,板兰格草场与昆仑山大峡谷构成了风景如画的原生态旅游胜地,既有雪山、草原、冰川、地乳峰、塔格山、五彩泉等自然风貌,又有玉矿遗址、昆仑文化的、非遗体验等独特的人文资源。
 

据介绍,新疆和田策勒昆仑山景区将借助此次《山海经》主题艺术展为契机,探索艺术赋能地方文旅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围绕“山海经”历史文脉,推进山海经、昆仑文化等文化品牌,未来持续打造围绕昆仑自然风貌与文化结合的“山海经文化园”。
 

邱启敬山海经神兽呈现于昆仑之巅
 

邱启敬的《山海经》艺术计划
 

自2012年开始,邱启敬的艺术研究和创作持续围绕着《山海经》为核心与根脉,并始终与昆仑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回到昆仑,让自己所有的作品归于昆仑之巅,对于邱启敬来说是一份根植于内心深处的理想,这份理想在冥冥之中于这个夏季照进现实。
 

致力于《山海经》研究已十多年,邱启敬对这部上古奇书有着越来越深刻的理解,他认为,《山海经》是华夏民族的神话记忆,堪称上古时期的元宇宙,一个精神王国;中国古人在数千年前就构建了一部具有丰富神灵和人物关系,覆盖了人性、社会观、宇宙观的思想体系。《山海经》中的神兽和场景都充满了神秘奇幻色彩,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每一只神兽都有其独特的寓意。
 

艺术家邱启敬在昆仑创作现场
 

中国历史上对《山海经》的研究可谓众说纷纭,邱启敬的研究则从古文本出发,深入梳理从魏晋郭璞到清朝对于山海经所有记载,以及地理、神学、博物等多领域切入。十多年来,邱启敬对山海经的研究既从传统华夏地理学、博物论、生物学、神学等文本出发,又涉及更深层次的文字学、图像学、巫学等多重领域,对于山海经作为经学文化,历朝历代而不被发现的全新角度层层深入,追根溯源,从文字学、训诂学、历史巫学,还原其历史的本质,将山海经记载的神兽进行“还原”,保留神兽原本的本质与精神气质。
 

邱启敬山海经异人国系列呈现于昆仑之巅
 

但邱启敬艺术创作的最终目标,依然是回到当代现场,将这个古老的神话王国重新呈现在当代社会场景中,演绎一个创世神话体系的当代文化样本。借助古老的文化密码,赋予当代更具启示与警示的深层意义,这是《山海经》中的哲学智慧,也正契合了邱启敬过去20年的艺术创作方法论——从传统出发,回归当下。
 

四年前,邱启敬携“山海经”大型艺术计划从长城脚下开始启航,游历神州大地,这一次真正回到《山海经》的神圣之山——昆仑之丘,这无论对于邱启敬还是对于《山海经》万兽们来说,都成为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邱启敬为神兽们的神州之旅选择了一个具有深层文化意义的路径。
 

《山海经》中的上古神兽回到昆仑,彻底回到神圣的根脉之源,可谓“万兽归元”。万兽归元,是山海经神兽回到了昆仑之丘,同时,“归元”也寓意着一个新的开始。
 

关于艺术家

邱启敬

邱启敬,中国著名当代雕塑艺术家、当代玉雕革新代表人物。

1979 年出生于福建,1999 年毕业于福州市工艺美术学院,2005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作品曾受邀於伦敦萨奇美术馆、瑞士伯尔尼美术馆、意大利总统府,上海美术馆、北京 798 艺术区、 福建省美术馆等中外艺术机构举办几十个个展。2014 年其玉雕作品《涅槃·意空》和《极乐世界》分别获保利拍卖及西泠印社拍卖等两项最高拍卖记录;2018 年,其作品登陆香港保利专场拍卖,获得佳绩;2024 年,“和光同尘.三生万物”个人终身玉石艺术馆落地湖北保康蜡梅谷。

2012 始至邱启敬持续创作大型山海经雕塑装置艺术至今,2021 於北京怀柔玊长城出发打造“邱启敬·山海经”大型地景装置艺术展暨主题音乐诗剧,并陆续推出山海经大型展览:广西猫儿山、北京798、北京首钢、北京朗园、日本东京、湖北蜡梅谷、新疆昆仑山等地持续展览中。

上一篇 下一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