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展览艺术家市场跨界

资讯

人民艺术 | 谁人得似张公子 — 张大箴个展在798艺术区空间站开幕

发布时间:2025-05-09 20:44:37

谁人得似张公子

Who Could Rival Master Zhang

张大箴个展

Zhang Dazhen Solo Exhibition

2025.5.3-7.6

策展人:付晓东

Curator: Fu Xiaodong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798艺术区中一街 空间站

Address:Space Station, No.4 Jiuxianqiao Rd, 798 Art District, Beijing
 

“谁人得似张公子”张大箴个展于2025年5月3日下午在798艺术区空间站开幕。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刘万鸣,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画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何加林,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协中国重彩画研究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许俊,中央美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岳黔山,国家博物馆书画院原院长、中国美协理事刘罡,中国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谷旻,中国国家画院研创规划处处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袁学军,国家博物馆书画院主题创作研究所所长、中国美协理事石峰,中央美院科研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曾三凯,中国美术馆研究员魏祥奇,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煜,民族文化宫民族画院(国家民族画院)综合部主任杜武杰,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王墉,湖北美院中国画学院教师王玉晓,北京印刷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黄勤,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师包雪蕾,荣宝斋纪委书记、副总经理李春林,荣宝斋书画一部经理李德良,以及张大箴的师友、观众等百余人出席展览开幕式。开幕式由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付晓东主持。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付晓东在介绍策划此次展览时说:“张大箴的创作形成了独特的个人语言风貌,既有传统扎实的笔墨功力,又不乏探索和创新的勇气,是90后水墨青年艺术家中个性鲜明,语言面貌成熟的代表。”
 

卓鹤君先生为此次展览题写了展名。他评价张大箴:“其在传承发展上大胆呈现当下性,画面的处理做了多方面的尝试,使得作品有新的视觉感。”
 

开幕式后举行了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对张大箴的艺术创作表达了认可,并给予颇高的评价,希望他在今后的创作上继续坚持走下去,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艺术家:张大箴
 

开幕式现场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刘万鸣先生致辞
 

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画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何加林先生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岳黔山先生致辞
 

(从左至右)石峰:国家博物馆书画院主题创作研究所所长/中国美协理事/袁学军:中国国家画院研创规划处处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曾三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幅院长/博士生导师/刘罡:国家博物馆书画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许俊: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画研究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刘万鸣: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岳黔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何加林: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画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于洋: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谷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大箴:艺术家/付晓东:空间站创始人、策展人、艺术家/魏祥奇:中国美术馆研究员
 

人化的自然

——关于张大箴个展
 

空间站很荣幸的举办张大箴的首次个展。他出身于杭州的绘画世家,从小得天独厚,耳熏目染,中国美院山水专业本科毕业后,在北京读的何加林老师的硕士,又是卓鹤君老先生的博士生高徒,现在广州美院国画系任教。张大箴的创作形成了独特的个人语言风貌,既有传统扎实的笔墨功力,又不乏探索和创新的勇气,是90后水墨青年艺术家中个性鲜明,语言面貌成熟的代表。
 

“谁人得似张公子”张大箴个展 | 讨论会现场
 

水墨作为一种传承千年,本身具有中国性身份的艺术媒介,一直是中国当代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水墨的剧烈变革伴随着八十年代开启的八五运动,应运而生的谷文达、杨诘昌所代表的活跃于世界舞台的作为当代艺术的水墨创作,国内声势浩大的抽象水墨运动,以及一系列在此思潮背景下的新文人画,新学院派,新工笔等等层出不穷的当代的水墨创作样态。在传统传承与现当代观念的相互冲突下,水墨艺术在传承、发展、变革之间,衍生出了各种不同的路径。在众语喧哗之中,完全西化和照抄西方样式,已经成为一个略带否定性的样态。在挖掘本土特点与开拓当代性认知之间,如何寻找出理想路径是依然需要解决的问题。当透彻的研究了传统中笔墨经典的十八般武艺之后,水墨还能怎样?张大箴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个案。
 

展览现场
 

1115

纸本设色 Ink and color on paper 33x66cm 2025
 

方形赞歌 The Square Anthem

纸本设色 Ink and color on paper 33x66cm 2025
 

展览现场
 

眼下的绿与芭蕉无关

The Green Before Me, Not of the Banana Plant

纸本设色 Ink and color on paper 33x66cm 2023
 

“我该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我该怎么办 "

"What Should I Do?" "I Don’t Know Either."

纸本设色 Ink and color on paper 33x66cm 2023
 

中国艺术史随着理论体系的研究,不断向着社会学、考古学的跨学科意识扩展,但是核心的文人画体系的高峰依然是笔墨语言的完善体系。艺术家们面对这些已有的思维体系和创作路径,个人意志的判断和选择,抉定着艺术实践的铺陈展开。张大箴属于迎难而上的典型。他的博士论文写的是《清初山水画技法研究》,把最盛产绘画文献的年代的画史、画论、画谱、画跋等深入研究,将论调高远的理论转化成为可以实践的方法,从各种蛛丝马迹处入手,研究他们是“怎么画出来的?”这是他在探索古人画作过程中破解千古谜题的指南攻略,程式化一览手册,文人画规范全集。也反映了他对象化古人的一种方式,将其作为一种可以破解,可以选择,可以抵达的武备技能库里其中的一种。可以在他的画作中看到中,他对古人的山石法、树法、云水法和章法,研究充分,即使用最苛刻的传统技法的评价体系中去判别,亦可以无懈可击。
 

从一个艺术学徒到艺术家的转变是潜移默化的,对本人来说是一种自然而然,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潜意识的积累之后的发芽,和持之以恒的茁壮生长。在一个厚重的传统重镇之中,则更需要勇气,尤为不易。这棵逐渐变异的小苗,在读研阶段初见端倪,在读博阶段愈发完善。在写生中,纷繁芜杂的细节和目不可及的层层叠叠的空间,逐渐被打散、解构,重组,从新以一种画面自身的秩序排列在画纸之上。读硕期间,何加林的线面分割思维与错综变化的笔墨语言影响了大箴对于笔墨当代性的探索。读博期间,卓鹤君对山水空间的实验性以及山水哲思的抽象表达,激励了大箴对山水画的大胆求索。基于这一脉师承体系,大箴画面的抽象化处理,大面积使用点线分割与色彩融合,发展出了独具个人特点的画作面貌。
 

对于空间的特殊经验,是大箴早期实验的起点。写生是他的创作方式,也是生存方式。通过朝向外部事物的观看,他重新赋予了空间秩序,并通过物之表象之间不同肌理的变化着重建构了空间之中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空间中的建筑,随着人身体的运动不断的错位和转移,建筑和树木的表象互相外在,互相并列,互相挤压,如同外部世界四面八方的涌来。人的全部感觉,不仅五官感觉,还有精神感觉,都是由于对象的存在而产生。大箴的画抓住了这种“人化的自然”,一种身体的认识,感觉化自然,而非客观的自然。画面中神经般的树枝缠绕,丝丝缕缕,堆叠亭台的超现实空间组合,带有空气感的斑斓的色彩关系,密集层叠的潮湿瓦片,斑斑点点的偶然苔痕,是对此时此地环境的独特体知和切肤之感。在表达现象和纯形式的时候,是潜藏在人的灵魂深处的一种技术。我们任何时候都很难从自然手中获得破解的机关,把它无所遮蔽的摆在眼前。大箴试图把那些偶然的可用,生命的痕迹,粗糙的存在,从隐蔽的狭隘处解放出来,变得可感而澄清,变成一种上手状态的空间。他亦用一些只有针对他自己有意义的词句为他的绘画命名《肺腑之言,实属心胃》、《我吃完的冰棒总会掉在画眼上》、《你的毛衣卡在墙角与墙角之间》,使原初空间不再是客观空间,而是由我的使用操作和上手状态决定,成为一种彰显着人的存在的实践空间,也使空间成为一种身体图示。
 

经过十年的精心锤炼,思维密集型的大箴融合了对传统的基础以及对画面本体语言的出人意表的探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个人绘画语言系统。他大量使用日本岩彩画的颜色,却如同传统规范的墨法一般层层渲染,驻留笔痕,使颜色厚重而流动,丰富而透明。再衬以有笔有墨的钩提点染,神经质的线条穿梭其中。各种色阶的橙紫对比,红绿对比,代替了墨色呼应,响亮而不失雅致。画面布局巧妙的运用相间法和互称法,使方寸之间变化错综,光影流动,琳琅满目。画面中充满了理性的对比关系,和谐韵律的氛围节奏,其中的最动人处既是他以笔墨为媒介对自然的人化,把感觉化为点掇而成的几笔点叶,几块瓦片,或者几棵树之间具体而微的偶然性的特殊关系。他用粉红、蓝紫、橙黄等颜色大面积填染背景,使画面中充满细节的苔痕、树干、草地、亭台如同宝石一般镶嵌在画间,璀璨夺目,宛如此刻当下的感知。
 

付晓东2025.4.21于杭

没有了 下一篇

继续阅读